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例子(蔡元培)对于鲁迅始终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
基础信息
拼音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
注音ㄕˋ ㄅ一ㄝˊ ㄙㄢ ㄖˋ,ㄉㄤ ㄍㄨㄚ ㄇㄨˋ ㄒ一ㄤ ㄉㄞˋ
繁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感情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英语A scholar who has been away three days must be looked at with new eyes.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释)
- 鲜为人知(意思解释)
- 说来话长(意思解释)
- 不言而喻(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急中生智 | 智:智谋;对策。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 |
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