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不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例子大约这里的环境,本非有利于病,而不能完全不闻不问,也是使病缠绵之道。(《鲁迅书信集 致沈雁冰》)
基础信息
拼音bù wén bù wèn
注音ㄅㄨˋ ㄨㄣˊ ㄅㄨˋ ㄨㄣˋ
繁体不聞不問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感情不闻不问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与漠不关心连用。
辨形“闻”,不能写作“间”。
辨析不闻不问和“漠不关心”;都有“对事物冷淡、不关心”的意思。但不闻不问指冷淡、不关心的行动;比较具体;“漠不关心”指冷淡、不关心的态度;比较概括。
谜语聋哑
近义词漠不关心、置若罔闻
反义词有求必应、满腔热忱、急人之急
英语pass over in silence(be indifferent; shut one's eyes to)
俄语обойти молчáнием
日语聞(き)かず問(と)わず,全(まった)く無関心(むかんしん)だ
德语sich nicht um etwas kümmern(sich gegenüber etwas gleichgültig verhalten)
法语se boucher les yeux et les oreilles(fermer les yeux sur qch.)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牛星织女(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释)
- 留恋不舍(意思解释)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死脑瓜骨 | 不开通。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入文出武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