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魔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法力高强。
出处陶牧《七夕和儆庐仍用征字韵》:“道高魔重文驱疟,海涸桑枯路未平。”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gāo mó zhòng
注音ㄉㄠˋ ㄍㄠ ㄇㄛˊ ㄓㄨㄥˋ
感情道高魔重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易放难收 | 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