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国害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9回:“昭因黄皓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
基础信息
拼音dù guó hài mín
注音ㄉㄨˋ ㄍㄨㄛˊ ㄏㄞˋ ㄇ一ㄣˊ
繁体蠧國害民
感情蠹国害民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祸国殃民
反义词安邦定国
英语eat up public funds and prey upon the peopl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金不换(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高蹈远举 | 意为隐居避世。 |
贫贱不移 |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费尽心机 |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有风有化 | 谓有教育意义。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
入文出武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