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操易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出处《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基础信息
拼音gǎi cāo yì jié
注音ㄍㄞˇ ㄘㄠ 一ˋ ㄐ一ㄝˊ
繁体改撡易節
感情改操易节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行为改变等。
近义词改节易操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有两下子(意思解释)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落荒而逃 |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
独占鳌头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
难割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针锋相对 |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