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气吞声的成语故事


屏气吞声

拼音píng qì tūn shēng

基本解释犹言忍气吞声。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狗嚎吠。”


暂未找到成语屏气吞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屏气吞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万众一心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清清楚楚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四书五经 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祖传秘方 曲波《林海雪原》:“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
铁树开花 明 来集之《铁氏女》:“顿开鹦鹉笼,扭上鸳鸯配。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
理直气壮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羊质虎皮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空话连篇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