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梦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chǎng chūn mèng
基本解释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出处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一场春梦的典故
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七:东坡老人在昌化 ,尝负大瓢,行歌田间。有老妇年七十,谓坡云:“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 坡然之。里中呼此媪为 春梦婆 。
宋朝时期,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到海南昌化,他背着一个大瓢在田野间步行,不时哼着曲调,遇到一个70多岁的老婆婆,她知道苏东坡的坎坷经历,现在亲眼目睹他的现状,十分感慨地说:“昔日内翰的荣华富贵只不过像一场春梦而已。”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场春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上气不接下气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
不敢苟同 |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
处之泰然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
如臂使指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志在千里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时易世变 |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
万里长城 |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
之死靡二 | 《宋史·忠义传一》:“若敌王所忾,勇往无前,或衔命出疆,或授职守土,或寓官闲居,感激赴义,虽所处不同,论其捐躯徇节,之死靡二,则皆为忠义之上者也。”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
雄心壮志 |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