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的成语故事


蜀犬吠日

拼音shǔ quǎn fèi rì

基本解释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蜀犬吠日的典故

唐朝散文家柳宗元因王叔文失势而被贬到湖南永州当司马,他在永州期间收到韦中立的拜师信,非常感动。他立即回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表达一个观点:少见多怪是常有的事情,就像蜀犬吠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蜀犬吠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万里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经纬天地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囚首垢面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风急浪高 《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不置可否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摧身碎首 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不可磨灭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形影相随 唐 崔峒《江山书怀》:“登高回首罢,行影自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