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髓流野的成语故事


肝髓流野

拼音gān suǐ liú yě

基本解释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出处《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暂未找到成语肝髓流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肝髓流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荒淫无耻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亲上成亲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直捣黄龙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火烛银花 宋 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偃旗息鼓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生死有命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