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宛在的成语故事


音容宛在

拼音yīn róng wǎn zài

基本解释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出处唐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暂未找到成语音容宛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音容宛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天旋地转 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催人泪下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吉星高照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结党营私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有去无回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多情善感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