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寡言的成语故事


沉默寡言

拼音chén mò guǎ yán

基本解释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的典故

唐朝时期,长安人梁崇义投奔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来瑱,跟随他到襄阳。他在军中沉默寡言,人们认为他沉稳,逐渐升迁到偏将地位。来瑱被诬陷后,群龙无首,大家推举他为首领,不久朝廷正式封他为节度使。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沉默寡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残花败柳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没颠没倒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对官司不分个真假,辨个清浊。”
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防患于未然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二八佳人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名重一时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