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翁扪籥的成语故事


盲翁扪籥

拼音máng wēng mén yuè

基本解释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出处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盲翁扪籥的典故

古时一个天生瞎子问人太阳是什么样的,人家说太阳像铜盘,瞎子回家发现铜盘是可以敲响的,就把敲钟的声音误以为是太阳,人家告诉他太阳不发声而像蜡烛一样有热量,他回家把蜡烛当成了太阳。一天他发现乐器籥跟蜡烛很像,也以为是太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盲翁扪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骄生惯养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过五关,斩六将
富贵骄人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想望丰采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行不顾言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扶摇直上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常年累月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票、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