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济私的成语故事

拼音jiǎ gōng jì sī
基本解释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暂未找到成语假公济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假公济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半途而废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
短褐不全 |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藜羹不厌,短褐不全,庸非贫贱乎?” |
昂首伸眉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耶!” |
动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
贫贱不移 | 《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首身分离 |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
多谋善虑 |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气充志骄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
乌合之众 |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