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离死别的成语故事


生离死别

拼音shēng lí sǐ bié

基本解释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

出处《陈书 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生离死别的典故

南朝时期,梁武帝接纳西魏降将侯景,被侯景攻陷京城,侯景想把京城的人连同梁武帝活活饿死。文人徐陵的父亲也在城内。徐陵非常着急,就给仆射杨遵彦写信,希望能放他父亲出来,他在信中把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的悲切伤痛刻画得淋漓尽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生离死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反复无常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忧喜交集
死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鉴影度形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度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遁入空门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以弱制强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语不惊人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