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的成语故事


死里逃生

拼音sǐ lǐ táo shēng

基本解释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死里逃生的典故

从前楚国有个人叫次非,在一次机会中得到一把宝剑,便高兴地渡河回家。当船划到河中心的时候。突然出现两条蛟龙,绕着他的船兴风作浪。船上的人都叮坏了,不知道该怎么样辨。次非却镇争地问船夫:“照这样下去的话,全船的人不是等死吗?”船夫消极地说:“这注定必死无疑,还能有什么辨法呢?”次非沉思片刻,立刻拔出宝剑说:“以前丢了性命的人,之所以会死在这里,就是因为他们虽然有武器,但不敢和蛟龙拼命。”

次非一说完话,便跳进江里,杀了这两条蛟龙。全船的人也就得救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死里逃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眼泪洗面 宋·陆游《避暑漫抄》:“又韩玉汝家,有李国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付之一炬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余波未平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凿壁借光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仰屋著书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龙腾虎跃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