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简内明的成语故事


外简内明

拼音wài jiǎn nèi míng

基本解释谓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


暂未找到成语外简内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外简内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草木知威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天旋地转 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含辛茹苦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拨云见日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嘘寒问暖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冰解的破 清 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惟校雠之学,我朝独为卓绝,干嘉间巨儒辈出,讲求音声故训,校勘疑误,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