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例子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
注音ㄏㄞˋ ㄖㄣˊ ㄊ一ㄥ ㄨㄣˊ
繁体駭人聽聞
正音“骇”,不能读作“hái”。
感情骇人听闻是贬义词。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骇”,不能写作“赅”。
辨析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危言耸听”;都含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不同在于:骇人听闻重在“骇”字;“耸人听闻”重在“耸”字;“危言耸听”则重在“言”字。
谜语谨防隔墙有耳
近义词危言耸听、耸人听闻
反义词司空见惯
英语astounding; appalling
俄语чудóвищный
日语聞く人をびっくりさせる
德语haarstrǎubend(schreckenerregend)
法语effroyable(épouvantabl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变化无方(意思解释)
- 池鱼之殃(意思解释)
- 滥用职权(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高蹈远举 | 意为隐居避世。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势力之交 | 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