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浆箪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出处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例子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
基础信息
拼音hú jiāng dān shí
注音ㄏㄨˊ ㄐ一ㄤ ㄉㄢ ㄕˊ
繁体壺漿簞食
感情壶浆箪食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状语;常与“迎接”连用。
近义词箪食壶浆
英语bring an offering of sauce and food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儿女情多(意思解释)
- 讴功颂德(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长嘘短气 | 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
阿谀奉承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夸大其词 |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