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言令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
例子静言令色,即巧言令色。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三》
基础信息
拼音jìng yán lìng sè
注音ㄐ一ㄥˋ 一ㄢˊ ㄌ一ㄥˋ ㄙㄜˋ
繁体靜言令色
感情静言令色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言行。
近义词巧言令色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大公无私(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嫁狗随狗 |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