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余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出处清 梁启超《新民说》:“目无余子,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例子听他口气,已是目无余子。(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mù wú yú zǐ
注音ㄇㄨˋ ㄨˊ ㄩˊ ㄗˇ
繁体目無余子
感情目无余子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见
近义词目中无人、自高自大
反义词谦虚谨慎
英语consider everyone beneath one's notice(despise all others)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见风是雨(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物尽其用(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小巫见大巫(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始终一贯 | 自始至终都一样。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