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虏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搴:拔取;虏:俘获。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出处宋·崔伯易《感山赋》:“乘间薄人,肝脑涂地,以搴旗虏将而为乐。”
基础信息
拼音qiān qí lǔ jiàng
注音ㄑ一ㄢ ㄑ一ˊ ㄌㄨˇ ㄐ一ㄤˋ
繁体搴旗虜將
感情搴旗虏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英勇善战。
近义词搴旗取将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天缘凑合(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