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诸宫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例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偏生九阿姐造化,讨得着,年时赚了若干钱钞,临出门还有这一主大财,又是取诸宫中,不劳余力。”
基础信息
拼音qǔ zhū gōng zhōng
注音ㄑㄨˇ ㄓㄨ ㄍㄨㄥ ㄓㄨㄥ
繁体取諸宫中
感情取诸宫中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狼号鬼哭(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博通经籍 |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
肝髓流野 |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
老马识途 |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
贫贱不移 |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