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人涉卬否人涉卬否的意思
rénshèshānfǒu

人涉卬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

出处《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

例子虽有犀舟劲楫,犹人涉卬否,有须者也。《后汉书·张衡传》

基础信息

拼音rén shè shān fǒu

注音ㄖㄣˊ ㄕㄜˋ ㄕㄢ ㄈㄡˇ

感情人涉卬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人涉卬否的意思解释、人涉卬否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吧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混淆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坐薪悬胆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卬首信眉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长夜之饮 指通宵宴饮。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反老还童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一哄而起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古往今来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圆凿方枘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空手套白狼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