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暴殄天物 |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
精雕细刻 |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命中注定 |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