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着痒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出处唐 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例子鲁迅《朝花夕拾 <狗 猫 鼠>》:“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
基础信息
拼音sāo zhe yǎng chù
注音ㄙㄠ ˙ㄓㄜ 一ㄤˇ ㄔㄨˋ
繁体搔着癢處
感情搔着痒处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话说到点子上。
近义词搔到痒处
英语scratch at the place that itches(touch the exact point)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声不响 | 不说话,不出声。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本位主义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