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功亏一篑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来因去果 |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
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