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诱其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上天开导其心意。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
例子宋·沈作喆《寓简》第七卷:“古人谓事顺成而计工,曰天诱其衷。”
基础信息
拼音tiān yòu qí zhōng
注音ㄊ一ㄢ 一ㄡˋ ㄑ一ˊ ㄓㄨㄥ
繁体天誘其衷
感情天诱其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狐群狗党(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百川归海(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冰壶秋月 |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
圆颅方趾 | 方脚圆头。指人类。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