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开门见山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本位主义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