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投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例子联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 吴书 孙权传》)
基础信息
拼音zēng mǔ tóu zhù
注音ㄗㄥ ㄇㄨˇ ㄊㄡˊ ㄓㄨˋ
感情曾母投杼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流言可畏。
近义词曾参杀人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催人泪下(意思解释)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举措不当(意思解释)
- 异军突起(意思解释)
- 患难见真情(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