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善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道:通“导”。衷心的告诫,善意的劝导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gào shàn dào
注音ㄓㄨㄥ ㄍㄠˋ ㄕㄢˋ ㄉㄠˋ
感情忠告善道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抱头鼠窜(意思解释)
- 瓮中之鳖(意思解释)
- 物尽其用(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风言影语 | 捕风捉影的话语。 |
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失魂丧胆 | 形容极度恐慌。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始终一贯 | 自始至终都一样。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
远近驰名 |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
岂有此理 |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
诗书发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红尘客梦 | 红尘:佛家指人世间。比喻尘世虚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