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ēn shòu
注音ㄕㄣ ㄕㄡˋ
词性动词
⒈ 亲身受到;亲自承当。
例身受其害。
“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友邦惊诧”论》
英suffer (personally);
⒈ 谓亲身受到。
引《史记·龟策列传》:“口得所嗜,目得所美,身受其利。”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北平 亦无啖饭处,而是非口舌之多,亦不亚于 上海,昔曾身受,今遂踌躇。”
陈毅 《给罗生特同志的信》:“新四军的艰苦斗争为你所亲见,所身受。”
⒈ 亲自承受。
例如:「感同身受」。
1.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2.而李章这方面的活动很多,每听必向父亲详细描述现场情景,使他感同身受,过过干瘾。
3.有的观众因为对于剧中角色感同身受而哭笑无常。
4.哥哥生病了,看着他很难受的样子我也感同身受,因为我也知道生病真的很难受。
5.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感同身受,针没刺到你身上,你就不知道有多疼。独木舟
6.身处武当,几乎仍能感受到当年张三丰嫡传弟子武当七侠威震江湖的痕迹,和少林同样,在解剑池边必会感同身受。
7.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8.我最要好的同学父亲病逝,我们感同身受,听到消息后都十分难过。
9.我知道他的不快乐,可我却无法做些什么,你看看,我显得那样无能,明知别人的哀伤却无能为力,只因我不是她,所以不能感同身受。天下无病
10.至于对中国知识分子历史的“情见乎辞”的研究,更不是外国学者能够感同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