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词语解释
矛盾[ máo dùn ]
⒈ 矛和盾,比喻言行自相抵触。
例矛盾百出。
英contradiction;
⒉ 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例矛盾的普遍性。
引证解释
⒈ 见“矛楯”。
⒉ 特指以文词相辩难。按,同书卷十二有“矛盾”一目,所记皆当时文士以诗句互相指责非难之事。
引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矛盾交为论,光璧带成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会郡中有宴, 乐天 讽二子(指 张祜、徐凝 )矛盾。”
⒊ 犹屏障。 《宋书·萧景传》:“羣 蛮 悉渡 汉水 来降。议者以 蛮 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
引景 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 魏 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 蛮,则 魏 军无碍,非长策也。’”
⒋ 违抗。
引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想着我宠冠臣邻,我屈指朝中半从顺,怪伊行敢相矛盾。”
⒌ 哲学名词。在唯物辩证法中,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⒍ 逻辑名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国语辞典
矛盾[ máo dùn (又音)máo shǔn ]
⒈ 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也作「矛楯」。
例如:「自相矛盾」
近抵触
⒉ 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英语contradiction, CL:個|个[ge4], conflicting views, contradictory
德语Auseinandersetzung (S), Gegensatz, Widerspruch, Kontradiktion (S), entgegengesetzt, sich widersprechend, unvereinbar, kontradiktorisch (Adj)
法语contradiction, désaccord, contradictoire
分字解释
造句
1.他也许年纪大了,讲话常颠三倒四,自相矛盾。
2.第一章性格表征:二元矛盾的边际人。
3.人的欲望前后矛盾,瞬息万变,混乱不堪,牵着你的鼻子让你疲于奔命。对于人类来说,欲望和疲倦是两大支柱,交替出现支撑着我们的人生。一切选择都与这两样东西有关。
4.我和我的同桌有时矛盾,有时和好。
5.我第一次站出来公开说我是一个同性恋,是因为四个晚上的演唱会都是在讲香港的某一些我们很珍惜的价值观,包括社会的开放性,社会的那种包容性,那到了最后一个晚上,还是在让大家去猜我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就跟那个演唱会里面讲到的问题好象有点矛盾,所以我就觉得那个晚上我要说清楚。
6.别以为我的说法自相矛盾,这不过是我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结果罢了。
7.乔布斯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他从禅宗寻求宁静,却又强势逼人。
8.十一、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9.人生本就充满了矛盾谁都无可奈何。
10.因为自己的幸福虽然是一个所有人(由于其本性的冲动)都具有的目的,但这个目的却永远不能被视为义务而不自相矛盾。每个人不可避免地已经自动想要的东西,就不属于义务的概念;因为义务是强制具有一个不乐意采纳的目的。所以,说人有义务全力促成其自己的幸福,是自相矛盾的。
相关词语
- máo dùn矛盾
- máo dùn矛盾
- máo dùn矛楯
- gē dùn戈盾
- jié dùn孑盾
- zhào dùn rì赵盾日
- máo tóu矛头
- zhào dùn赵盾
- hòu dùn后盾
- wǎn jǐng máo宛景矛
- nào máo dùn闹矛盾
- nào máo dùn闹矛盾
- máo hú矛弧
- gōu dùn勾盾
- dùn wēi盾威
- máo gē矛戈
- wǔ dùn五盾
- máo jǐ矛戟
- diàn máo电矛
- fēi máo飞矛
- máo xiāo矛骹
- zhōng dùn中盾
- jù dùn句盾
- máo chā矛叉
- máo dùn lùn矛盾论
- máo dùn lùn矛盾论
- xié dùn胁盾
- bān dùn鳻盾
- qián dùn潜盾
- cáo máo槽矛
- héng máo横矛
- gē máo戈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