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ǒngshì

总是

拼音zǒng shì
注音ㄗㄨㄥˇ ㄕˋ

繁体總是
词性副词

词语解释

总是[ zǒng shì ]

⒈  永远地;无例外地。

always;

引证解释

⒈  总归是;全都是。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宋 黄公度 《青玉案》词:“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荆水 藏形, 岐山 隐跡,总是潜修窟。”
茅盾 《子夜》一:“大凡教书的人总是那么灰色的,大学教授更甚。”

⒉  纵然是;即使是。总,通“纵”。

唐 李山甫 《上元怀古》诗之一:“南朝 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水浒传》第一一八回:“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将来,总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得这般箭矢。”

国语辞典

总是[ zǒng shì ]

⒈  一直都是。

如:「他做事总是慢吞吞的。」

分字解释

※ "总是"的意思解释、总是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吧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希望,总是平平淡淡,来去迂回,我想要的,一直很简单。

2.而冬雨,更像一位吝啬的财主,总是吝啬的留着雨水,不愿让大地接受雨水的洗礼。即使心情不快时,亦只是挥落点点滴滴的小雨,夹杂着冬日的寒风,打到人身上,感到冰冷刺骨,有着说不出的寒意。

3.一谈到家有娇妻,他总是满面春风,喜形於色。

4.我们不得不适应这一现实:历史乃是万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动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惩恶又不报善。因为它不是根据正义而是根据力量。它总是把胜利分配给有权势者,任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般说来,在世俗事务上它总是替为非作歹者撑腰。

5.他似乎有难言之隐,说话总是吞吞吐吐的。

6.月亮从不像太阳一样火急火燎地把炽热的光辉洒向大地;也不像风一样忽急忽缓的工作;更不像云儿一样懒洋洋的在天空飘荡。月亮总是柔柔地注视着大地,在星星的衬托下,轻轻地向我们“微笑”。

7.有匹吃大麦长大的骡子很强壮。每当他跳跃时,总是自言自语说:“我父亲一定是一匹能奔善跑的马,我非常像他。”有一天,因为需要,骡子不得不被拉去不停地跑路。回来后,他才愁眉苦脸地想起自己的父亲是驴子。

8.不能从全局出发,总是察言观色,在细枝末节上花力气,这是缺乏战略思想的表现。

9.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10.不管前方路途多么崎岖,不管前方路途多么危险,他总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