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
词语解释
正教[ zhèng jiào ]
⒈ 指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派,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正教”或“东正教”
英the Orthodox Church;
引证解释
⒈ 政教。
引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王者始立,诸侯皆见,何?当受法禀正教也。”
唐 白居易 《春雷》诗:“我观圣人意, 鲁 史有其説: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上将儆正教,下以防灾孽。”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是天以明粹精刚之气,钟於阁下,将令绍述正教而衍大之。”
《老残游记》第九回:“宋 儒错会圣人意旨的地方,也是有的,然其发明正教的功德,亦不可及。”
⒉ 也称东正教。基督教的一派,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
国语辞典
正教[ zhèng jiào ]
⒈ 政治教化。
引《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展以为恐伤正教,并奏除之。」
⒉ 正统的教派。
反邪教
⒊ 基督教的一派。十一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也随著分裂为两部。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主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为「正教」。
英语lit. true religion, orthodox religion, orthodox Christianity, Islam (in the writing of Chinese or Hui theologians)
德语Orthodoxie (S), Rechtgläubigkeit (S)
法语église orthodoxe
※ "正教"的意思解释、正教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吧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以内的反义词(yǐ nèi)
必然的反义词(bì rán)
战战兢兢的反义词(zhàn zhàn jīng jīng)
一致的反义词(yī zhì)
及第的反义词(jí dì)
淋漓尽致的反义词(lín lí jìn zhì)
推广的反义词(tuī guǎng)
常数的反义词(cháng shù)
平整的反义词(píng zhěng)
乡下的反义词(xiāng xià)
组合的反义词(zǔ hé)
革命的反义词(gé mìng)
共同的反义词(gòng tóng)
精华的反义词(jīng huá)
干涉的反义词(gān shè)
同性的反义词(tóng xìng)
缺点的反义词(quē diǎn)
实际的反义词(shí jì)
残酷的反义词(cán kù)
充裕的反义词(chōng yù)
灵魂的反义词(líng hún)
渴望的反义词(kě wàng)
收入的反义词(shōu rù)
出口的反义词(chū kǒu)
隐瞒的反义词(yǐn má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