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迹
词语解释
寄迹[ jì jì ]
⒈ 在外乡停留或暂住。
例寄迹桂林。
英stay; sojourn temporarily;
引证解释
⒈ 同“寄蹟”。
引唐 郑谷 《府中寓止寄赵大谏》诗:“神州容寄跡,大尹是同年。”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即目於招贤馆寄跡,以伺圣旨御笔除授。”
《再生缘》第六四回:“南海 伽蓝曾寄跡,中朝水墨近传神。”
同“寄迹”。 宋 梅尧臣 《代书寄王道粹学士》诗:“况约他时来寄蹟,何须今日去论文。”
犹言暂时托身;借住。 晋 陶潜 《命子》诗:“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唐 许尧佐 《柳氏传》:“天宝 末,盗覆二 京,士女奔骇。 柳氏 以艳独异,且惧不免,乃剪髮毁形,寄迹 法灵寺。”
清 吴伟业 《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同好四五人,招寻忘出处,寄迹依琳宫,双 松 得儔侣。”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一:“有这样的湖山,有这样的好邻居,我生平寄迹过的地方不少,总要以这儿为最接近理想了。”
国语辞典
寄迹[ jì jī ]
⒈ 寄托形迹,指暂且托身。晋·陶渊明〈命子〉诗一〇首之六:「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唐·郑谷〈府中寓止寄赵大谏〉诗:「神州容寄迹,大尹是同年。」也作「寄身」。
最近近义词查询:
遍体鳞伤的近义词(biàn tǐ lín shāng)
战术的近义词(zhàn shù)
国家的近义词(guó jiā)
战战兢兢的近义词(zhàn zhàn jīng jīng)
武断的近义词(wǔ duàn)
指教的近义词(zhǐ jiào)
门户的近义词(mén hù)
安定的近义词(ān dìng)
不同凡响的近义词(bù tóng fán xiǎng)
国色天香的近义词(guó sè tiān xiāng)
极目的近义词(jí mù)
计策的近义词(jì cè)
静静的近义词(jìng jìng)
质问的近义词(zhì wèn)
每日的近义词(měi rì)
庶民的近义词(shù mín)
介绍的近义词(jiè shào)
个人主义的近义词(gè rén zhǔ yì)
不好的近义词(bù hǎo)
爱情的近义词(ài qíng)
说谎的近义词(shuō huǎng)
产物的近义词(chǎn wù)
机要的近义词(jī yào)
讲授的近义词(jiǎng shòu)
问题的近义词(wèn t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