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
词语解释
通书[ tōng shū ]
⒈ 历书。
英almanac;
引证解释
⒈ 通书信。
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嘉 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
宋 苏轼 《与曾子固书》:“軾 负罪至大,苟生朝夕,不自屏窜,輒通书问於故旧之门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己未,余乞假归娶, 杭堇浦 前辈,为余通书。”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当 庇能 会议决定筹款计画后, 孙 即通书 美洲。”
⒉ 历书。
引《西游记》第二三回:“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女婿罢。”
秦牧 《愤怒的海》十六:“俗话有得讲‘家家有一本难念的通书’。”
⒊ 旧时男家通知女家迎娶日期的帖子。 《红楼梦》第九七回:“次日 贾璉 过来,见了 薛姨妈,请了安,便説:‘明日就是上好的日子,今日过来回姨太太,就是明日过礼罢。只求姨太太不要挑飭就是了。’説着,捧过通书来。
引薛姨妈 也谦逊了几句,点头应允。”
国语辞典
通书[ tōng shū ]
⒈ 与人互通书信。
引《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
⒉ 旧时民间通行的历书。
引《西游记·第二三回》:「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了女婿罢!」
近历本 黄历
⒊ 旧式婚礼,男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的书帖。
⒋ 书名。北宋周敦颐撰,一卷,朱熹注。旨在阐发易经之理,与太极图说相表里,为宋代理学的重要著作。原名《易通》。或称为《周子通书》。
最近近义词查询:
兴隆的近义词(xīng lóng)
灾民的近义词(zāi mín)
高手的近义词(gāo shǒu)
货色的近义词(huò sè)
调换的近义词(diào huàn)
优待的近义词(yōu dài)
不平的近义词(bù píng)
一面的近义词(yī miàn)
搜寻的近义词(sōu xún)
安排的近义词(ān pái)
一致的近义词(yī zhì)
借口的近义词(jiè kǒu)
分别的近义词(fēn bié)
微乎其微的近义词(wēi hū qí wēi)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时光的近义词(shí guāng)
切切的近义词(qiè qiè)
传播的近义词(chuán bō)
平坦的近义词(píng tǎn)
特意的近义词(tè yì)
恩爱的近义词(ēn ài)
取缔的近义词(qǔ dì)
领会的近义词(lǐng huì)
节流的近义词(jié liú)
依附的近义词(yī f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