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蒺藜
词语解释
铁蒺藜[ tiě jí lí ]
⒈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
引证解释
⒈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
引《六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铁蒺藜》:“诸葛亮 与 司马懿 相持於 武功 五丈原。亮 卒, 懿 追之。 亮 长史 杨仪 多布铁蒺藜。”
《水浒传》第六八回:“吴用 止住,便教军马就此下寨,四面掘了濠堑,下了铁蒺藜。”
国语辞典
铁蒺藜[ tiě jí lí ]
⒈ 一种古代军用的障碍物。以尖锐的三角形铁片联缀成串,形若草本植物蒺藜,通常布置于道路上或浅水中,用以阻止敌人的侵入。
引《武备志·兵诀评·六韬·虎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尺、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
《水浒传·第四七回》:「更兼死路里,地下埋藏著竹签、铁蒺藜。」
⒉ 武器名。古代武侠所用的一种金属带刺的暗器。
最近近义词查询:
系统的近义词(xì tǒng)
感到的近义词(gǎn dào)
感化的近义词(gǎn huà)
绅士的近义词(shēn shì)
同情的近义词(tóng qíng)
美满的近义词(měi mǎn)
种种的近义词(zhǒng zhǒng)
精美的近义词(jīng měi)
文化的近义词(wén huà)
干系的近义词(gān xì)
气息奄奄的近义词(qì xī yǎn yǎn)
毋庸的近义词(wú yōng)
遗作的近义词(yí zuò)
父母的近义词(fù mǔ)
配置的近义词(pèi zhì)
引领的近义词(yǐn lǐng)
困难的近义词(kùn nán)
灵魂的近义词(líng hún)
渴望的近义词(kě wàng)
干燥的近义词(gān zào)
面面俱到的近义词(miàn miàn jù dào)
初度的近义词(chū dù)
作对的近义词(zuò duì)
体制的近义词(tǐ zhì)
长命的近义词(cháng mì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