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莽
词语解释
伏莽[ fú mǎng ]
⒈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证解释
⒈ 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国语辞典
伏莽[ fú mǎng ]
⒈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
引《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史臣曰》:「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近盗匪
最近近义词查询:
范围的近义词(fàn wéi)
造就的近义词(zào jiù)
落后的近义词(luò hòu)
确定的近义词(què dìng)
快乐的近义词(kuài lè)
形式的近义词(xíng shì)
蛮干的近义词(mán gàn)
被动的近义词(bèi dòng)
前往的近义词(qián wǎng)
实验的近义词(shí yàn)
其后的近义词(qí hòu)
陪同的近义词(péi tóng)
封闭的近义词(fēng bì)
清醒的近义词(qīng xǐng)
打点的近义词(dǎ diǎn)
理睬的近义词(lǐ cǎi)
认真的近义词(rèn zhēn)
撮合山的近义词(cuō hé shān)
刮目相看的近义词(guā mù xiāng kàn)
守正不阿的近义词(shǒu zhèng bù ē)
普天同庆的近义词(pǔ tiān tóng qìng)
撤消的近义词(chè xiāo)
因为的近义词(yīn wèi)
梦想的近义词(mèng xiǎng)
仍是的近义词(réng s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