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
词语解释
屈曲[ qū qǔ ]
⒈ 弯曲;曲折。
例画栏屈曲。
英bend;
引证解释
⒈ 弯曲,曲折。
引《文选·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邪阻城洫”
三国 吴 薛综 注:“冰室门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也。”
唐 李群玉 《九子坂闻鹧鸪》诗:“正穿屈曲崎嶇路,又听钩輈格磔声。”
明 唐顺之 《条陈水运事宜》:“见 闽 浙 人舟行石罅间,屈曲无碍。”
宋教仁 《登韬光绝顶》诗:“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
⒉ 指事物的原委本末。
引《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餘屈曲,难以辞极也。”
⒊ 委曲,曲意迁就。
引《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万延之 ﹞性素刚直,做了两三处地方官,不能屈曲,中年拂衣而归。”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余赋性偏弱,迫以飢寒,不得遂其麋鹿之一往,屈曲从俗,姑且不免。”
国语辞典
屈曲[ qū qū ]
⒈ 弯曲的样子。
引唐·李白〈古风诗〉五十九首之二十三:「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近迂曲
反正直 伸展 伸长
⒉ 事情的原委始末。
引《三国志·卷三十七·吴书·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余屈曲,难以辞极也。」
⒊ 委屈、迁就。
引《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诸葛谨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
英语crooked
法语flexion, fléchir, fléchissement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不断的近义词(bù duàn)
抛弃的近义词(pāo qì)
统一的近义词(tǒng yī)
喜欢的近义词(xǐ huān)
合意的近义词(hé yì)
演化的近义词(yǎn huà)
参加的近义词(cān jiā)
不同的近义词(bù tóng)
险些的近义词(xiǎn xiē)
相互的近义词(xiāng hù)
十全十美的近义词(shí quán shí měi)
声息的近义词(shēng xī)
飞行的近义词(fēi xíng)
演奏的近义词(yǎn zòu)
遭遇的近义词(zāo yù)
依法的近义词(yī fǎ)
融化的近义词(róng huà)
难题的近义词(nán tí)
庶民的近义词(shù mín)
排列的近义词(pái liè)
哲学的近义词(zhé xué)
困难的近义词(kùn nán)
思想的近义词(sī xiǎng)
声名的近义词(shēng míng)
风声鹤唳的近义词(fēng shēng hè l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