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守哲归庐山
[宋代]:司马光
哲公金陵来,神韵自孤秀。
京华三十春,高节愈幽茂。
煊赫公卿门,道俗日奔走。
自非趣尚合,一息不相就。
慷慨贤豪士,波溢千金富。
蔬饭苟有馀,秋毫未尝受。
嚣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
居然尚悉寂,终厌尘土臭。
忽思香炉云,荟蔚冠孤岫。
振衣寻昔游,烟霞宛如旧。
络木滕蔓长,护石松根瘦。
瀑泉响夜壑,乳管添春宝。
茅茨荫文丈,宴坐度清画。
几席雨奇花,阶除驯猛兽。
方知物外光,回视人寰陋。
慎勿露声光,愚迷将辐凑。
哲公金陵來,神韻自孤秀。
京華三十春,高節愈幽茂。
煊赫公卿門,道俗日奔走。
自非趣尚合,一息不相就。
慷慨賢豪士,波溢千金富。
蔬飯苟有馀,秋毫未嘗受。
嚣呶不可變,堅白如瓊琇。
居然尚悉寂,終厭塵土臭。
忽思香爐雲,荟蔚冠孤岫。
振衣尋昔遊,煙霞宛如舊。
絡木滕蔓長,護石松根瘦。
瀑泉響夜壑,乳管添春寶。
茅茨蔭文丈,宴坐度清畫。
幾席雨奇花,階除馴猛獸。
方知物外光,回視人寰陋。
慎勿露聲光,愚迷将輻湊。
唐代·司马光的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共有诗(884篇)
明代:
黎贞
落日江都半是霞,野人犹说帝王家。长堤一道青如染,还有垂杨集暮鸦。
落日江都半是霞,野人猶說帝王家。長堤一道青如染,還有垂楊集暮鴉。
清代:
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闾尚徬徨。千里与万里,极目何能望。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伊余髫龀时,随侍于朐阳。
人子朝暮出,倚闾尚徬徨。千裡與萬裡,極目何能望。
齧指忽心動,引領祇内傷。伊餘髫龀時,随侍于朐陽。
明代:
王世贞
秋山铙吹拥登台,龙藏含云郁未开。天际两高风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罢偏成感,竹叶飞时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诸君虚有大夫才。
秋山铙吹擁登台,龍藏含雲郁未開。天際兩高風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諸君虛有大夫才。
明代:
陈曰昌
人多物外役,而我独无营。浩浩复落落,湖山注夙情。
因之不适俗,壮心淹老成。园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
人多物外役,而我獨無營。浩浩複落落,湖山注夙情。
因之不适俗,壯心淹老成。園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
宋代:
吴芾
湖边策杖步新晴,陡觉胸襟万虑平。
老去不须防意马,静中已是息心兵。
湖邊策杖步新晴,陡覺胸襟萬慮平。
老去不須防意馬,靜中已是息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