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寄俞仲蔚 其二
[明代]:李攀龙
郁郁龙门山,下临千仞溪。孤桐生其间,干与浮云齐。
湍水击其隈,回波荡其涯。野火燔其东,飞雪涂其西。
莫则止黄鹄,朝则啼鹍鸡。悲风从天来,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倾耳中自谐。匠石空扼腕,运斤路何阶。
琴瑟和神人,无乃非其怀。结根既已异,雨露难独乖。
愿言俯大壑,往就长离栖。
郁郁龍門山,下臨千仞溪。孤桐生其間,幹與浮雲齊。
湍水擊其隈,回波蕩其涯。野火燔其東,飛雪塗其西。
莫則止黃鹄,朝則啼鹍雞。悲風從天來,清商以凄凄。
伯牙不能去,傾耳中自諧。匠石空扼腕,運斤路何階。
琴瑟和神人,無乃非其懷。結根既已異,雨露難獨乖。
願言俯大壑,往就長離栖。
唐代·李攀龙的简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共有诗(882篇)
宋代:
郭祥正
飘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谁知冷似秋。为在深云更深处,手提白羽看泉流。
飄然忽作五峰遊,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雲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
肃靖王
天山青控戍楼中,画角呜呜咽晚空。沙碛雨颓逢箭镞,战场风急转河蓬。
李陵望国台犹在,蔡琰悲笳怨未穷。猎骑遥遥入霜雾,鸊鹈泉外夕阳红。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碛雨頹逢箭镞,戰場風急轉河蓬。
李陵望國台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鹈泉外夕陽紅。
宋代:
梅挚
绣地萦回宝势长,遍游宁倦徙胡床。禅斋不顾幡风影,讲席乱飞花雨香。
苔阵暗连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凉。我来懒上东台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繡地萦回寶勢長,遍遊甯倦徙胡床。禅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台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元代:
陈高
芦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毡庐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魏晋:
傅玄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風發,中有雙鴛鴦。
雙魚自踴躍,兩鳥時回翔。君其曆九秋,與妾同衣裳。